手机卡 学堂 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婴儿奶粉配方怎么选择(奶粉选择主要看什么)

原创
伱富生活 6个月前 (04-06) 阅读数 38 #母婴

婴儿奶粉配方怎么选择 第1篇

出生就可以喝的婴儿配方奶粉标示为1段,适合0-6个月婴儿(注:有的奶粉品牌1段适合0-12个月婴儿,具体参见配方奶罐子上的标示)。选择1段配方奶时,不需要特别迷信某一个品牌,或者看到别人孩子喝什么就跟风,当然也没必要哪个贵就买哪个。比如,国外医院里用的哪个牌子的奶粉,并不代表这个医院就是推荐这个牌子的奶粉。

选购婴儿配方奶粉时,最重要是注意选择正规合格的婴儿配方奶,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看营养成分信息时,尽量找乳清蛋白比酪蛋白比例高的,比如乳清蛋白:酪蛋白是60:40,这样更接近母乳的,更容易消化。

婴儿奶粉配方怎么选择 第2篇

以大豆为基质的婴儿配方奶粉。相比牛奶蛋白,大豆蛋白的质量相对较低。只有当宝宝因为健康原因无法使用以牛奶为基质的配方奶粉时才会考虑尝试大豆配方奶。

但是,有牛奶蛋白过敏的宝宝,较大概率(大约50-80%)也会对大豆蛋白过敏。因此大豆配方奶不是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首选适用配方奶。大豆不含乳糖,但是也不是乳糖不耐受宝宝的首选。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基本汇总了所有常见的普通配方奶粉和特殊配方奶粉,希望可以方便大家平时查阅和了解。

也请把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家长看到,让更多孩子能够放心、科学地喝奶。关注我 @妇幼博士Dr韩,一起做有知识、有学识的家长。

婴儿奶粉配方怎么选择 第3篇

我看到一句话:“奶粉本身是按照母乳的标准生产的,所以比的是哪一个国家的配方更科学,配比更合理,技术更高端。这几点无论是原料,奶源,研发,生产等方面都是远远高于国内制造水平的。”

起初我也无力反驳,对比完成分配方之后,同样配方的奶粉中,进口/国产怎么选我也不是很坚定。

所以还是整理个婴儿奶粉欧洲标准与国标的比表看着直观些。

国标高于欧标的地方标了红色,低于欧标的标了绿色。

显而易见的是欧标奶粉可能部分到国内是不达标的这也催生了进口奶粉的国行版本。

了解到现在,比起进口奶粉,我更倾向于国产了,“更适合中国人体质”这样的广告词我现在觉得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确实更适合了。

那么国产配方奶粉现在怎么样了?

我了解到了在三鹿事件之后,国内奶粉行业已经发生了巨变。

婴儿奶粉配方怎么选择 第4篇

一款好奶粉的组织状态应该是颗粒均匀、大小适中、松散、流动性好,且色泽均一,有光泽,呈乳黄色或乳白色。

打开四款奶粉,撕开铝箔后可以看到,四款奶粉的光泽度均很好,粉质都很均匀。蓝河绵羊奶粉的奶粉呈乳黄色,粉质细腻蓬松,且颜色深于爱他美卓佯。而宜品小羊和佳贝艾特悦护奶粉的颜色呈乳白色。

如果羊羊是吃新鲜牧草,产出的奶中胡萝卜素比较多,奶就会呈现天然的乳黄色。

四款奶粉打开铝箔后用手轻轻扇闻,都可以闻到一股较淡的奶香味。在按照奶粉建议冲调说明进行冲调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奶粉倒入水中的下沉速度较快,溶液均匀,没有挂壁现象,奶粉表面没有气泡。在对奶粉摇晃后,奶粉均得到了很好的溶解,奶瓶底部没有奶粉沉积。

在对奶粉进行品尝后发现佳贝艾特的口感偏甜,余味有点羊的味道;其余三款奶粉口感清淡,没有膻味。

通过以上测评可以看出,新国标升级后的羊奶粉配方都有所升级,为宝宝的各方面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想要提高宝宝自护力的妈妈们可以考虑蓝河,蓝河绵羊奶粉3段每罐含有2800mg乳铁蛋白(350mg/100g),这个含量可谓是羊奶粉中的。

对宝宝消化吸收方面需求更多的妈妈们,蓝河绵羊奶粉和佳贝艾特悦护都是不错的选择,他们在OPO以及益生菌的添加量上都更具优势。

基于我那个朋友孩子的情况,我给她推荐了新国标的蓝河绵羊奶粉。现在就等她家宝宝喝一段时间后的反馈啦。如果有在喝这四款奶粉的,也可以在评论区反馈一下哦。

婴儿奶粉配方怎么选择 第5篇

“奶源追溯”是乳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行业内的一个确保安全品质的管理体系。

一方面能加强行业各个环节的统一管理,执行有效的责任追查,责任明确、不再有相互推诿的借口;另一方面也能给行业带来更多透明度,让消费者可以参与产品追踪过程,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乳制品的质量监督者。此外,“奶源追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杜绝名牌产品的假冒伪劣行为,因为假冒产品绝对无法进行追溯的。现今,很多乳制品品牌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奶源追溯”体系,而有没有“奶源追溯”,也成为了消费者购买乳制品、尤其是婴幼儿奶粉的重要选择因素。

不同厂商与机构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也许命名略有不同,但采取的原理基本一致。在乳制品产业链中,大致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原料生产环节、加工包装环节、仓储流通环节、分销销售环节。在这四大板块中的每一环节采用数字化信息进行管理,每一批次产品的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电子标签,而每个环节的交接都以电子标签的统一登录进入数据库,最后所有数据集成了一体化数字系统,于是原料、加工、流通等每一环节的追踪成为可能,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追溯所有流程。

启动奶粉项目后,采用了新兴的物联网信息记录、识别、追踪和数据交换技术,给每一罐配方奶粉配备唯一识别的“二维码”,定制奶粉专属“身份证”,让进口奶粉可“全程透明追溯”。电子标签就是产品的身份证。举个例子,当牧场把出产的鲜奶交予加工厂的时候,电子标签上就记录了这批产品是何时、由哪一家牧场出产、由哪一家监督单位进行监督的、相关的品质参数都有哪些;而生产加工环节同样要把日期、批次、经手单位、监督单位、相关品质参数等等数据也输入到电子标签之中。如此类推,通过最终的乳制品成品上的标签,就能轻松追查全程的每个环节的日期、品质标准、责任单位等等一切信息。避免了手工记录与人工检验可能出现的疏漏,也让权责与标准更精确可查,一切信息透明可查,消费者也就可以实现真正的安心购买。全程透明可溯系统,使消费者选择回归理性,消除了奶粉品质的鉴别盲区。奶粉终端透明追溯系统亦会推动奶粉市场的“透明”发展,让奶粉监控从行业、企业“说”到消费者全程可“见”。

目的在从原料到生产加工到运输存储在一直到消费者手中的每一步都有记录控制。

可以奶源追溯现在是乳制品行业的统一标准了。

各家都基本会有自己的追溯系统

严格的追溯系统会一直追溯到所产奶的奶牛耳朵上的标签编号。

像三鹿事件中奶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在奶站,奶站为蛋白质达标在收了奶农的奶后偷偷加入了三氯氰胺再卖给奶企来获取巨大利润,中枪的各_企也是死的冤(事发前三鹿自己的员工都在给孩子喝的三鹿)。。

事件中只有少数自己有牧场,用自己的奶源的完达山这样的没有问题,可以说中间环节越多,风险越大了,这也促成国内的乳制品行业的国际化接轨。

到目前为止国内奶源的质量已经与欧盟水平不相上下了。

关注配方奶粉的这些日子,关于各_源我也有了点解,过些时间再分享一篇我对奶源的认识,有兴趣的可以关注。

母乳真的很让人感动,感觉每一种成分都是对孩子的关爱,神奇又精准地感应着宝宝对营养的需求,在也无时无刻的合成特殊的结构蛋白抗体激素类物质帮助宝宝各方面的成长发育。

配方奶粉想要尽量接近母乳也做出了不少努力,几十年间从最开始的新鲜牛奶羊奶喂宝宝,到各种成分功能性营养价值的研究,再到最终加入到成分表,每一种成分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实验临床测试安全可靠才进入的行业标准,连配方比例都是精确配置。

各_企也为了竞争,不断研发出各种营养成分,蛋白质结构,元素比例独家配方,益生菌益生元之类的来提高竞争力,也出于成本控制自家也分了好几种产品,这让我们这种普通消费者很难做出选择。

我写这篇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明确该怎么选择自己宝宝需要的配方奶粉。

基于性价比和需求考虑,我总结下我的选购方案。

有母乳就很好办了,可以基于性价比考虑了,母乳所提供的营养物质丰富已经完全够宝宝的需求了,可以考虑进口奶粉电商款(选电商主要基于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控制),配方注意低年龄段(0-6个月)不要有淀粉、棕榈油、麦芽糊精等宝宝难以吸收消化的成分,当然有条件的可选成分全都有的也没问题,只是牛磺酸、叶黄素这些成分重复了,虽然过量也无害,但是成本高了太多,着重考虑CPP酪蛋白磷酸肽促进吸收的成分6个月以后随着母乳的减少和辅食的添加,米糊之类的辅食营养成分已经很全面了,成本也低很多,不再需要专门的DHA、牛磺酸之类的配方奶了,普通的液态奶都是可以的。

这种情况就要精挑细选了,0-6个月的阶段,除了上面那条不该有的成分以外,尽量选择国行版奶粉(国家标准已经帮你拔了一道关),进口奶粉要注意购买渠道要有运输途经的保障(高温或者辐射使蛋白质变性的知识点应该都懂吧),必需成分不要像日本奶粉那样缺碘或某一种元素。在可选成分上,上文说到的可选成分最好全部都含有,一直到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甚至到一岁(没有母乳难免抵抗力上也会稍差,乳铁蛋白刚需)。

科学养娃,科学的成本控制也算在内嘛 。

我自己的方案是:我现在宝宝60天,是80%母乳,一天基本只有一次60ml-90ml作为补充,那么买配方全的一罐也能喝很久,这点成本还是能接受的,所以0-6个月我买的400g袋装配方全的奶粉(不说什么牌子了,免得说我是水军,评论里问我再回 ),一袋一袋买,按需求随时补充。6个月以后消化吸收功能强了,辅食+普通版德国爱他美1-3段(便宜,真便宜很多……)即使断奶也是适用的,再往后2岁半到3岁+基本和成人一样的饮食了,没有特别需要照顾的,一杯奶也远不及一个鸡蛋的营养价值了,奶粉差不多就只早晚一杯做钙等矿物质的补充就行了,配方不重要了,像德运安佳光明伊利蒙牛之类的都很好了。

另外,对于益生菌益生元我没有做过多考虑,这不是必须的,正常宝宝是完全不需要另外补充的,即使拉肚子也是会自己调节恢复肠道平衡的,让宝宝自己锻炼肠道能力就好,除非真的有缺陷,经常补充甚至会扰乱肠道平衡。

来个一句话总结吧:选奶粉先看年龄段,0-6个月很重要,不要有淀粉、棕榈油、麦芽糊精等宝宝难以吸收消化的成分,不要有元素含量不达标(国标),必需成分也要看存在形式(配料表),只写了植物油的大部分是加了棕榈油(便宜),碳水化合物要以乳糖形式存在为佳,可选成分按需选择。6个月以后有了辅食,不再单独依靠奶粉了,奶粉选择没有可选配方降低喂养成本。

所以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看了文章的爸爸妈妈们挑选奶粉是从配方看起考虑运输途经,考虑自己宝宝的需求理性选择,而不只是人云亦云的追求品牌和价格了,很多比较好的奶粉都会有好价格,我也不想站内整天都只有各色爱他美的好价,更期待配方更好的奶粉好价去囤货。

对于食品安全及营养价值的了解从没如此深入过,还不是为了宝宝的一口放心奶。

从害怕任何国内食品到现在欣然接受国产婴儿配方奶粉,再到现在能说的头头是道, 对配方中各营养物质都有了详细的了解,甚至在以后的各阶段选择营养品都有帮助,理性消费,看破奸商宣传,可以说是个终身受益的事情。

已经开始看米糊了,到时候再继续分享吧。

所以……别忘记随手点个赞赏个银子支持的 ,你的支持是我分享的动力。

(原标题:从配方和成分开始看—做一个选购婴儿配方奶粉的老司机)

婴儿奶粉配方怎么选择 第6篇

成分分为必需成分可选成分。

我上篇只分享了一张因该说是“可选成分配方”的表给大家,没有说的很清楚,这里再深入分析下成分。

必需成分是国标强制规定的,只要在中国销售的奶粉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

标准在这里感兴趣可以看看。

《GB 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4.3 必需成分

产品中所有必需成分对婴儿的生长和发育是必需的。

产品在即食状态下每100mL所含的能量应在250 kJ (60 kcal)~295 kJ (70 kcal) 范围。能量的计算按每100mL产品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乘以能量系数17 kJ/g、37 kJ/g、17 kJ/g(膳食纤维的能量系数,按照碳水化合物能量系数的50%计算),所得之和为千焦/100毫升(kJ/100mL)值,再除以为千卡/100毫升(kcal/100mL)值。

婴儿配方食品每100kJ (100 kcal) 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对于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可以加入到婴儿配方食品中,不得使用果糖。

这里摘点必备成分解读一下。

如果新生儿没有母乳,那营养只能靠配方奶粉摄入,而这些成分及含量要求是保障新生儿成长的必备物质,对于在国内销售的婴儿配方奶而言无论国产或是进口成分和含量要求必须符合标准

但各国的标准不同各成分的含量要求及检测项目也有很大差别。

比如:中国标准的检测项目是50项,日本的标准项检测项目27项。

微量元素在含量上也是差别很大。

日本由于土壤水体中就含碘,所以日本标准下的配方奶粉是不要求碘含量的,日本企业生产的奶粉普遍不含碘,不会有所谓的良心日企还去加碘,这会造成碘超标(引起甲亢),对于日本而言日企奶粉不加碘才是良心。

但是这对于国标而言是不达标的,通过代购渠道进来的日本奶粉是不会经过成分检验直接到了宝爸宝妈手里,结果显而易见,新生婴儿饮食结构单一会因为长期食用缺碘奶粉会引起碘缺乏的各种症状。

学有机化学的同学们都知道业界有句话叫:脱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计量大了纯净水都会导致死亡,但通常情况下没人会说水也有毒。。

这些元素为什么叫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因为计量一大都是毒,富含微量元素的广告词要慎重,不缺的不要过量(包括平时买各种保健品,这根本不是油多不坏菜这样的说法。)。

除开微量元素也有不那么明显的添加的常规成分的情况。

淀粉旨在提高碳水化合物比例(提高热量)。

母乳里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还含有极少量的葡萄糖(淀粉水解后产物之一)。

国标规定“首选碳水化合物应为乳糖、乳糖和葡萄糖聚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应≥90% ”。而母乳里是不含有淀粉的,“只有经过预糊化后的淀粉才可以加入到婴儿配方食品中”。

麦芽糊精是将淀粉原料用酶法或酸法水解产物,比淀粉更优,是配方奶粉中仅次于乳糖的碳水化合物来源。虽然比淀粉好一点,但婴幼儿奶粉国标中,1段也不允许添加麦芽糊精,也是因为难吸收。

国标的一段奶粉都不含有淀粉,其中绝大多数是全乳糖配方。即使六个月以上宝宝也不建议摄入添加淀粉的配方奶粉。

但是爱他美的奶粉是添加了淀粉的(pre没有,从1段开始都有,越高比例越大)。

淀粉看似无害,但要选对生长期。新生婴儿(0-6月)的淀粉酶分泌量是十分少的(但也可能有体质别淀粉酶够用的)。

过早摄入淀粉会造成两种结果:

能消化吸收:淀粉提高了碳水比例,能消化吸收的容易致肥胖。看似体重增长快,但往往长的肥肉偏多(健身减肥的同志们对碳水过高的概念应该理解的更深),有人说吃配方奶比母乳长得还快很多,是没分清纯体重增长和健康成长的区别。除开肥肉,往往在各项数据上是没有母乳喂养长得多的(不用专门去对比了,上篇里我分享了一张母乳配方奶粉成分对比表,母乳中的各类促生长激素可是开挂一般的存在)。

不能消化吸收:淀粉占比也算大(可能100毫升牛奶中含淀粉),摄入同样量的奶会比实际吸收的少了不少,而且未水解吸收的淀粉在肠道内占了空间,增加了饱腹感,导致减少了喂养次数,甚至会偏瘦,不利于生长发育。

可能欧洲宝宝体质不同,6个月大前能消化吸收淀粉,身体也需要大量淀粉来提供能量。但是对于国内宝宝的体质而言是不合适的。

这就是为什么网上对爱他美褒贬不一,其实根本原因是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婴儿体质的差别。

比起国标里规定只能加乳糖,爱他美廉价的不易吸收的淀粉加这么多,你是真的所谓的业界良心吗?

棕榈油虽然能够提供宝宝必需的亚油酸(国标中配方奶粉的必备成分),但是容易与钙产生皂化反应,造成便秘,这会让本来就易胀气的新生儿还加上了排便困难,加上易发的肠绞痛不要说宝宝爱哭难带了,他是真的不舒服。

棕榈油的营养价值在于:棕榈油中富含的天然维他命E及三烯生育酚(600-1000mg/kg)、类胡萝卜素(500-700mg/kg)和亚油酸(10%)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

介于亚油酸是成分表里规定的必需品,添加含有亚油酸的棕榈油也无可厚非,但是配方奶粉中的钙含量指标也不低,两用必备营养成分在一起产生皂化反应浪费掉了,损失掉的营养价值也不容忽视。

那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替代成分?

有的,有更接近母乳的亚油酸来源天然乳脂

乳脂即为乳脂肪,天然乳脂一般存在于母乳和液态全脂牛奶中,母乳和液态全脂上的那层淡黄色即为天然乳脂。

天然的乳脂含有OPO结构脂,是种被优化的脂肪酸结构,可以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且同时可以减少钙皂生产,促进钙的吸收。

天然的乳脂来源除了母乳,只有牛乳。一杯鲜奶中仅含有,可以说天然的OPO结构脂含量稀少,来源非常珍贵。

添加了天然乳脂的配方奶粉也有一种牛奶的香味,味道上也更接近母乳。

来来来,小本本记住,适合宝宝消化吸收的:天然乳脂,OPO结构脂。

OPO结构脂是一种可添加配方成分,在下文可选成分中再做解读。

而使用棕榈油的我觉得更多的是应付成分检测,明知可能会有不良反应而且有天然乳脂不用而去用个棕榈油(棕榈油见于德国爱他美pre段,但是爱他美白金版用的是天然乳脂),主要还是成本控制吧。

说起成本控制…

这和当年的三聚氰胺不一样嘛…为了最低成本达标而加,只是棕榈油不是很明显的副作用,也不是一直有副作用,既然天然乳脂更接近母乳,那广告词号称的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为什么不加?

不要说外国企业就良心满满了,号称最严谨的德国药监的监测下不也让说不清到底会不会致便秘的棕榈油出现在pre段了,即使棕榈油还存在争论。也明知淀粉和麦芽糊精对于新生儿而言是很难消化吸收的,却也在各段添加,占比也不低。

都是利润为主,不分国界。

我觉得大多数时候还是价格和广告决定市场,而不是商品本身质量好坏,劣币驱逐良币,就像当年液晶驱逐掉了等离子,我真心为等离子感到惋惜,消费者的盲目从众性也促使了劣币的大行其道,有时候商家的宣传让普通消费者看不到重点。

但是了解完下面的乳糖不耐受之后,我有个疑问,也许德国人婴儿时期乳糖酶的分泌量少儿淀粉酶分泌量多,所以前期奶粉中加淀粉是没有问题的。

乳糖是国标明确规定的必需成分。

乳糖的主要功能:

1.人体供给热能:儿童和成人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组织的合成,维持正常体温以及体育锻炼、劳动工作都需要大量的热能,特别是小儿对糖的分解消化吸收利用都比成年人旺盛,乳糖是小儿体内器官、神经、四肢、肌肉等发育及活动的动力;

2.脑部发育:小儿的脑细胞发育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健全都需要大量的乳糖,一周岁以内的小儿每千克体重每天需要糖13克左右;

3.肠道健康:乳糖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小儿肠道内的乳酸菌繁殖增长,在肠道中乳糖在乳酸杆菌乳酸链球菌、多种酶及某些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乳酸,乳酸对小儿肠胃有调整保护作用,它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产生的毒素造成的中毒现象,还可抑制肠内有害细菌的繁殖。

4.促进对钙的吸收:在钙的代谢过程中可以促进小儿对钙的吸收。

5.其他:同时乳糖还能保持儿童体内水分的平衡,提供与脑和重要器官的构成有关的半乳糖,而且对淀粉的贮存也是必要的。半乳糖对儿童的大脑发育特别重要,它能促进脑苷脂类和粘多糖类的生成。若缺乏乳糖就会引起儿童消瘦、乏力、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儿童要消耗体内的脂肪、蛋白质这可能发生蛋白质缺乏症。

由于新生儿0-3个月的时候除了乳糖酶,各类其他的碳水酶十分少几乎为零,可以说只能吸收乳糖。其他碳水的摄入只会增加肠道负担,上文提过不能吸收的麦芽糊精和淀粉只会增加饱腹感,而毫无营养价值。

但是也要注意乳糖不耐受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乳糖酶在小肠部位就起作用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吸收进体内。但如果乳糖不耐受,乳糖穿过小肠到达大肠,大肠内数百亿计的各类细菌会将乳糖井喷式的分解成水分,氢气(我还以为看错了,氢气。。怎么可能,分解不应该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吗,后面了解到是大肠杆菌的氢呼吸),二氧化碳,乳酸,乙酸(醋酸),就像倒了一瓶加薄荷的可乐在大肠里,大量这些酸爽的物质无疑会导致腹胀腹泻。

如果有乳糖不耐受的现象建议选特殊的物乳糖配方奶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